長期運行的鋁芯電纜,通過紅外檢測發(fā)現潛在的過熱隱患,可以按照以下步驟進行:
一、準備工作
核對檢測對象:
確認待檢測的鋁芯電纜線路的名稱、編號和桿號,確保檢測對象準確無誤。
準備檢測設備:
使用專業(yè)的紅外熱像儀進行檢測。確保紅外熱像儀已經過校準,且工作狀態(tài)正常。
二、現場檢測
測量環(huán)境溫度和濕度:
在進行檢測前,先測量環(huán)境溫度和濕度,并記錄相關數據。這些參數對于后續(xù)的溫度分析至關重要。
架設儀器:
將紅外熱像儀架設在合適的位置,確保能夠清晰地拍攝到待檢測的鋁芯電纜。
距離測量與參數設定:
根據紅外熱像儀的使用說明,測量儀器與被測電纜之間的距離,并在儀器上設定相應的參數,如輻射率、量程等。一般來說,鋁芯電纜的輻射率可選為0.9,量程一般選10k至20k。
溫度檢測:
一般性檢測:先遠距離對所有被測設備進行全面掃描,快速識別出可能存在過熱的區(qū)域。
精確檢測:在一般性檢測的基礎上,針對發(fā)現的異常部位和重點被測設備進行近距離精確檢測。精確測量時,在安全距離允許條件下,測量儀器應盡量靠近被測目標,使其盡量充滿整個視場。必要時,可使用中長焦距鏡頭,從不同方向和角度進行拍攝,以確定最佳檢測位置。
記錄數據:
在檢測過程中,及時記錄測量時的負荷電流、額定電流、運行電壓、被測物體溫度及環(huán)境參照物溫度值等數據。這些數據對于后續(xù)的分析和判斷至關重要。
三、數據分析與判斷
溫度對比:
將測量得到的電纜溫度與正常運行溫度進行對比。如果發(fā)現電纜溫度異常升高,可能表明存在過熱隱患。
熱像圖譜分析:
觀察紅外熱像圖譜,分析熱場分布。如果熱像圖譜顯示電纜局部存在集中發(fā)熱點,或者熱場分布不均勻,可能表明該部位存在過熱隱患。
結合負荷情況分析:
在分析溫度異常時,應結合電纜的負荷情況。如果電纜在正常運行負荷下溫度異常升高,可能表明存在絕緣老化、接觸不良等問題。
四、后續(xù)處理
及時處理異常:
如果發(fā)現電纜存在過熱隱患,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。例如,對于接觸不良的部位進行緊固處理,對于絕緣老化的部位進行更換或修復等。
加強監(jiān)測:
對于存在過熱隱患的電纜,應加強監(jiān)測頻率,確保及時發(fā)現并處理問題。
建立檔案:
建立電纜紅外檢測檔案,記錄每次檢測的時間、地點、檢測人員、檢測結果等信息,為后續(xù)的分析和判斷提供參考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以有效地利用紅外檢測發(fā)現長期運行的鋁芯電纜中潛在的過熱隱患,確保電纜的安全穩(wěn)定運行。
關注“電纜寶”公眾號
免費獲取海量采購、招標、現貨、線纜價格最新信息
采購招標 | 現貨市場 | 廠商報價
秉承互聯網開放包容的精神,“電纜寶”歡迎各類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的原創(chuàng)內容,費請注明"來源“電纜寶”;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,如發(fā)現本網文章存在版權問題,煩請將版權疑問、授權證明、版權證明、聯系方式等發(fā)郵件至admin@dianlanbao.com,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。